在醞釀了很久之後,投屏的風口終於吹開了。

各路大神都站在風口準備著。大廠如蘋果、愛奇藝、優酷;專業廠如樂播、電視助手大師等,他們正試圖繞過互聯網電視牌照把種種內容投射到電視屏幕,進而占領客廳。
但監管政策不會總是視而不見。這像極了電子煙行業——深圳的上遊製造企業為這一輪電子煙爆發積蓄了多年的能量,而下遊煙企則借助這波能量和政策監管展開賽跑。
有誰能最終跑贏監管嗎?不可能的,這輩子都不可能。
但在監管政策到來前,投屏這個巨大市場下的玩家們,都在爭分奪秒的展開一場蒙眼式狂奔。
一部手機、一個APP,軟件投屏所需的“工具”就這兩樣,通過WIFI將所選的任意內容投射到電視上,無意間,就開啟了一種新的內容生態。
在這裏電視也不叫電視,叫“大屏”。
投屏APP其實生於灰色地帶,雖然可以投射更豐富的內容,比如圖片、文檔、短視頻甚至直播,但有些內容的版權不屬於投屏軟件廠商,當這樣的內容被投射到電視上時,就可能違背了版權的限製。
除非有龐大的內容庫作為後盾。比如蘋果手機上的AirPlay功能,可以將iphone的視頻、音樂還有照片文件,通過這一功能投射到電視上進行無線播放。在安卓機上,Android 4.2以上係統通過Miracast功能實現投屏,但Android 本身是開源的,它並不自帶內容。
不過,這種通過設備協議進行投屏的操作,都有個類似“去中心化”的名字,叫:“無中介模式”。
而在另一種有“中介”的投屏方式裏,投屏APP發揮了作用——這需要手機端和TV端都安裝相應的投屏APP。比如小米盒子用戶,隻需要在手機端安裝小米投屏神器APP進行操作就可以實現這一功能。
其他的,比如“樂播投屏”、“袋鼠遙控”這類專業投屏軟件,往往在運營上會與版權方發生博弈。
今年4月初,“袋鼠遙控”就成了被告,原告方是優酷。鬧上法庭的原因是袋鼠遙控擅自播放了電影《戰狼2》,版權在優酷手裏。
這場不大不小的官司,因為“袋鼠遙控”的背景是百度(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)而格外顯眼。最終法院判決,“袋鼠遙控”賠償優酷經濟損失30萬元及合理開支1萬元。
根據“娛樂資本論”報道所述,被告一方包括了百度網訊和百度雲計算公司。與傳統互聯網電視的APP不同,“袋鼠遙控”與百度網盤相連接,用戶通過手機上的“袋鼠遙控”APP,可直接將網盤中的內容投屏到電視上,這樣的設計,無疑大大增加了盜版資源進入大屏端的可能性。
這場官司的背後,其實是投屏APP邁出的一步,觸了版權方的雷池。
另一廂的樂播投屏也在經曆這場博弈。這枚廣受好評的投屏APP起初可以實現網頁投屏,這就是說,幾乎所有你在瀏覽器中能打開的資源,都能通過該APP投射到大屏幕,僅這項功能就十分受歡迎——樂播投屏CEO馮森在麵對媒體時,曾給出活躍智能電視終端數量為2億台。
不過這麽好的功能,版權方可不喜歡。
在去年4月,樂播投屏正式發出手機版樂播投屏的改版公告,其手機版不再支持打開網址直接投屏,公告中給出建議:有投屏需求的用戶需要下載跳轉第三方視頻客戶端再進行投屏。
比較意味深長的是這則改版公告中的一句話:請和我們一起我們支持版權所有,尊重內容創造。
就連蘋果這樣的大廠,在推廣自己的投屏協議AirPlay 2時,也絞盡腦汁。雖然蘋果擁有諸多版權甚至獨占資源,不過它並不是像樂播投屏們那樣,隨便找個智能電視做終端就可以輸出內容,說白了蘋果需要電視廠商對AirPlay 協議進行支持。
於是今年1月,高高在上且隻提供獨占服務的獨行俠蘋果為了布局大屏,找到三星、索尼、Vizio等電視廠商推廣自家最新的AirPlay 2協議。要知道蘋果有內容,且不想隻看到別人占據大屏市場。
據“電科技”報道,早在2017年底,投屏行業某頭部公司即已完成了8900萬電視終端的覆蓋,到2018年更是突破了1億大關。如果在監管的有力作用下,再增加以適當的資金扶持,頭部公司完成更高的覆蓋用戶數隻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。
那非頭部公司呢?他們一邊蠶食市場餘量,一邊盡快與可能隨時到來的監管賽跑。
限製了版權或協議,就會消滅投屏的熱度了嗎?想多了。
比如俄羅斯世界杯期間,雖然咪咕視頻與優酷通過央視的版權分享獲得了官方授權,但二者隻能在PC和手機端具有直播資質,在TV端及其他領域則隻能提供賽事點播服務。而借助投屏APP,則可以將隻能通過手機觀看的直播賽事投放到大屏上觀看。
此外,諸如騰訊、愛奇藝、優酷等擁有版權的內容播放平台,由於TV端VIP會員與移動APP端VIP會員存在價格差,故而用戶會購買移動APP端VIP會員再進行投屏的方式“曲線”繞到大屏端進行播放。
這樣來看,投屏的應用空間非常大。但對於版權內容市場來說,投屏還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——監管尚未到來,但總像一支懸在投屏技術開發企業頭上的達摩克斯之劍。
關於監管政策,廣為報道的是去年9月,成立還不滿一年的“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互聯網電視工作委員會”舉辦的一場“2018年互聯網電視行業合作發展懇談會”。
這場會議召集了7家互聯網電視牌照方,各大視頻網站,以及20多家國內知名終端廠家。
會議上,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魏黨軍明確表示:當前在互聯網電視上,有不少企業通過網絡投屏的方式,直接將手機視頻,繞過監管,投放到電視的行為是不符合相關互聯網電視管理政策的。互聯網電視上的投屏應用,必須是具有互聯網電視牌照的聯合運營方才可以開展,任何獨立的第三方的投屏行為都屬於違規。
因此除了愛奇藝電視果、阿裏天貓魔投等有牌照的頭部公司外,諸如“袋鼠遙控”“悟空遙控”等投屏APP,在運營資質上就打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。
不過,雖然廣電總局要求投屏APP隻能由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的相關方來運營,但“袋鼠遙控”們依然快速攻城略地。
“廣電總局不允許投屏,但怎麽管?廣電沒有執法權,他隻負責發牌照證書。”國際大視頻研究院院長殷建勇點出了廣電係的弱處。
現在,投屏APP引發的版權爭議已經浮出水麵。一方麵投屏所形成的版權壁壘正在築起;而“上岸”的公司則通過與愛奇藝這樣的版權方建立合作進行洗白;另一方麵,相關的政策法規雖然遙遙無期,但廣電經常的“吹風”,也讓投屏小廠們有了避險意識。
就是在這樣的圍城下,越來越疲憊的投屏APP們蒙眼式狂奔,還能持續多久呢?


相关文章




精彩导读




热门资讯
关注我们
